在简家死去的其他人重新设灵办丧事外,她还得留在江宁重振简家招牌。这一年来因为简家无人的关系,大部分铺子都已关闭,简家这块招牌,都快在江宁消失了。
她与陆徜,一个回江宁,一个去章阳,要分开三年之久。
“我送你回江宁后,再去章阳赴任。”陆徜点点头,他们都有各自需要奋斗的目标。
所幸,都还年轻。
“谢谢。”明舒将头轻靠他肩上,手依旧伸向廊外。
雪落掌心,片刻就融化。
冬天的寒冷,终将过去。
————
大雪一下就是多日,雪停后触目所及皆是茫茫霜白。
天寒地冻,最该围炉。
炭火小泥炉,架着铜锅,汤水沸沸间下入鲜肉,肉美汤香,暖暖吃上一口,便觉身心被熨帖到了极致,屋里屋外,就像两个世界。
外头越冷,里头越热。
热的是汤食,也是吟吟笑语间呵出的热气。
“淑君的大婚,我怕是赶不上了,不你放心,到时候我一定托人送份大礼。”明舒吃得两颊通红,厚重的外袍已经脱下,可即便只着夹衣,她也已经后背生汗。
马上就要回江宁了,她找了个机会把闻安和殷淑君约出来小聚,还上先前二人凑给她的那笔银子,顺便道别。
“谁差你那点礼了。”殷淑君不高兴地撅嘴,眼里有淡淡伤感,“我就是……舍不得你。”
说着,她眼圈一红。
“哭什么?不中用的!她是回去继承家业,又不是像上回那样……别哭了!”闻安嫌弃地推了殷淑君一把,到底又递了张帕子过去。
明舒起身,坐到这二人中间,张开双臂一手搂了一个,道:“别这样,只是小别而已。我还想把我简家的招牌打入京城呢,肯定还得回来的,况且还有满堂辉。你们得往好处想,以后满堂辉的金器就由我来供着,定能成为京城第一金器铺!”
她说时眉色飞扬,满心抱负,比这泥炉上沸腾的汤水还要旺。
一边说着,她一边又搂紧两人,只笑眯了眼。
“小别,胜新婚!你们等我回来。”
————
年关又至,汴京的大街小巷已充斥着浓浓年味。
明舒提了两盒丰楼新出的点心去国公府看许氏。许氏在自己院子的正屋里见了明舒,见时不免心里阵阵唏嘘。大相国寺发生的事与林婉儿、唐离的阴谋,她也已经知晓,明舒又救了她一次。
许氏对明舒的感觉很是矛盾。
明舒曾是许氏认定的儿媳人选,可后来又传出她是商户孤女的事,门户悬殊过大,许氏的心也就淡了,但架不住经历的种种与宋清沼的喜欢,许氏本也打算咬牙成全儿子,可后来宋清沼却又说……算了。
姑娘是招人心疼、惹人喜爱的好姑娘,奈何缘浅,便是她这当长辈的不做恶人,也成全不了他们。
一听明舒要回江宁,许氏更是倍感唏嘘。
与许氏说了一会儿话,明舒就告辞离开,许氏便令宋清沼送她。
既要离去,自也该好好道别。
————
宋清沼穿了身月白衣袍送她出府。
许是在翰林院任职了一段时间,他身上添了些为官的沉稳,已不像初见时那般冷冽。两人踏进百花凋零的百花园,走得很慢,宋清沼忽然停步。
“什么时候动身?”他已经听说她要回江宁的事了。
“开春吧。雪化了,路了好走些。”明舒回道。
宋清沼点了点头,抬头看身边的树,又问她:“记得这棵树吗?”
明舒随之扬首——身边这棵树如今只剩下光秃秃枝桠。
“这是……桃树?怎么了?”她不解道。
宋清沼又是一笑,她认得桃树,却不记得桃树下的事。
如果端午那天,他坦承了自己的心意,不知现在他与明舒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
临安发生的事,简家的案子,陆徜的付出,他都听说了,这里头已无他插足之地。
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也羡慕。说好的公平竞争,到底还是输给命运。
“我想起来了,你在这里送了我一条长命缕。”明舒却开了口,她记得那天桃花树下曾经让她怦然心跳过的少年。
她想了想,坦然道:“清沼,谢谢你。你是这世间少有的好男儿,能得你另眼相待,是我的荣幸。”
“好又如何,还不是得不到你的欢心。”宋清沼眸色微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