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4节(2 / 3)

缩,再搞生产力建设也没用。”

“那就提一提。”

赵祯丝毫没有意见,甚至跃跃欲试道:“提到以前的比例怎么样?”

“不愧是祖孙,老哥你比我狠啊。”

赵骏感叹。

要是在明朝,提起收地主富户的税,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那都得吵翻天。

但在宋朝不会。

因为宋朝向来都很公平——管你是富户地主还是贫民百姓,朝廷必须把你们的口袋掏空。

那刮地三尺的税收别说百姓了,地主富户都扛不住。

所以提税在皇帝和大臣面前几乎没什么阻力,反正他们以前就是这么做的。

“还有什么计划吗?”

赵祯又问。

他没有在意大基建和提高税收的深层次问题,这种事情可不是想想就能想到,而是需要细致分析,赵骏不分析,他们谁都不会考虑到后果。

“那自然是为将来布局,橡胶和金鸡纳树只能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东南亚就是最好的地方。”

赵骏说道:“我认为可以攻打越南了,把李越朝消灭掉,我们把河内平原给霸占了,在那里组织农业生产,将来橡胶和金鸡纳树在越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生根发芽,才能为我们提供资源。”

“为什么一定要打越南?”

“因为我们必须占据越南,辐射整个东南亚。大宋的战略应该是先控制住东南亚,积极图发展,把海洋贸易做到中东、非洲和欧洲去,而航线的重要程度不用我再解释了吧。”

“好!”

赵祯拍案道:“朕早就看不惯李朝狼子野心了,大宋,发兵攻打越南吧。”

“明白!”

赵骏拱拱手,笑了起来。

这次两个要求,基本上都满足了,也没什么阻力,新的改革,八年计划,也要开始了。

侬智高归顺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一月二十日,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这是每年各个部门进行上报总计的时候。

不管是各个部门内部的计算以及统计部的大数据,都要上交到政制院。

其中财政部上报,去年税收相较于前年增长了7%,主要原因是辽国加大了贸易量,且大宋严厉打击海贸偷税漏税的问题。

另外就是新的工商业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虽然不像原来的商业税那样刮地三尺,但新的商税极大地改善了商业活动,加大了商业贸易,如今的商业繁荣程度比以前高了至少30%以上。

而除了财政以外,统计部的大数据增长尤为明显。

人口、农业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军事乃至于文化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农业当中的耕地面积。

根据国家统计部的计算,去年一年的时间,又新增耕地面积达九百八十多万亩,比宋太宗开宝九年,到宋真宗天禧五年的数据翻倍。

赵光义开宝九年,全国统计耕地面积为295亿亩。而赵恒天禧五年,耕地面积达到了525亿亩。

也就是说,这四十五年的时间,每年耕地增长为511万亩。

然而那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刚刚开国初期,战乱平定之后,大量荒废的耕地重新得到了开垦,这才能够造成大规模增长。

等到赵祯时期,全国耕地面积基本上就已经稳定,其余的耕地最多也就是隐户隐产的问题。

比如天禧五年的时候是525亿亩,等到了四十二年后的宋英宗治平三年,耕地面积反而下降到了44亿亩,至少有八千万亩田地在这四十年间不知去向。

接着到宋神宗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清查全国耕地,大量隐户隐产隐田浮出水面,这才发现大宋耕地面积居然有七亿亩。

可见当时隐户隐产的问题有多严重。

而前些年赵骏进行全国普查,清查出来的田地数量大概在6亿亩左右。

当时他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全国大范围降低农业税,但每一亩田都要纳入到官府的统计当中。

各地县衙都必须将此事当成任务纳入考成法,严格查清楚自己本县到底有多少田产。

隐户隐产以往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没有报备的话,那么官府就有权把没有产权的田地没收,成为地方官田。

一时间大量地主豪强被迫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田地报备出来,造成了当时耕地田亩数量爆发性的增长。

并且在朝廷降低赋税之前,其实还是有很多荒地出现。因为当时税务太重,有不少百姓直接放弃耕地,跑到城里去打工。

所以除了地主豪强们的隐户隐产以外,地方官府也清查除了不少无主荒地,变成官田招募佃户来耕作。

这差不多七千多万亩新出来的田地每年产生的税收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朝廷降低赋税带来的财政亏空,也同时为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少收益。

但宋初到现在属于高速发展时期,每年能增长五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